容身何故者般难。的解释

小星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思难眠》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月色冷清照空房,孤影独坐夜未央。

思绪万千无处遣,容身何故者般难。

天涯路远情难寄,海角云深梦易寒。

欲问归期何处是,空留余恨满襟裳。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以其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在诗坛上留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尤其擅长在夜深人静之时,以月、影、梦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引人深思。

译文

月光清冷地照耀着空旷的房间,我独自一人坐在深夜还未结束的时光里,心中思绪万千,却找不到地方排遣,为何在这世间找到容身之所竟如此艰难?远方的路途如此漫长,情感难以寄托,而海角的天边云层深厚,连梦境也变得寒冷,想要询问归期在何方,却只留下一腔遗憾,沾满了衣襟。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月夜下的孤独与迷茫,表达了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容身何故者般难”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寻自我位置的艰难感受,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赏析

此诗以月夜为背景,巧妙地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清冷又深邃的氛围,首联“月色冷清照空房,孤影独坐夜未央”直接描绘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形象;颔联“思绪万千无处遣,容身何故者般难”则深入内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困惑与迷茫;颈联“天涯路远情难寄,海角云深梦易寒”进一步拓宽了情感的边界,将个人的孤独感推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尾联“欲问归期何处是,空留余恨满襟裳”则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又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结合李暮云的生平及作品风格,可以推测此诗可能作于诗人仕途不顺、人生遭遇挫折之际,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如意,诗人深感自己如同漂泊在茫茫人海中的一叶扁舟,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借月夜之景,抒发了内心的孤独、迷茫与无奈,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