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泊江头
宋·释绍嵩
江头夜泊寄孤舟,
波澜寒自监,鱼雁共游空。
月影浮波碎,
芦花被岸红。
乡心何处是,
归梦逐潮东。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佛教哲理的领悟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夜晚,我独自将小船停泊在江头,
江面波涛汹涌,寒意逼人,仿佛连波澜都在自我映照;
鱼儿和大雁在空中共同游弋,自由自在。
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碎成无数片;
岸边的芦花被秋风吹得通红。
我的思乡之情何处寄托呢?
只能让归乡的梦境随着潮水向东流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停泊江头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颔联通过“波澜寒自监,鱼雁共游空”的奇特想象,展现了江面的壮阔与寒冷,以及鱼雁的自由飞翔,颈联则描绘了月光下的水面和岸边的芦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无法归乡的无奈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夜晚江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颔联中的“波澜寒自监,鱼雁共游空”尤为精彩,不仅展现了江面的壮阔与寒冷,还通过鱼雁的飞翔,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颈联的月光与芦花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意,尾联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游历或修行期间,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经常游历四方,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无常,在夜晚停泊江头时,他看到了江面的壮阔与寒冷,感受到了鱼雁的自由与自在,同时也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释绍嵩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