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方艰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世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世事方艰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

百年心事归平淡,一寸光阴不可催。

梦里功名空自惜,人间富贵总难裁。

何如且醉杯中物,莫负生前有限杯。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

译文

世事刚刚变得艰难就猛然回头(不再向前),这颗心还未老去就已经心如死灰,一生的心事最终归于平淡,每一寸光阴都不可催促(意指时光匆匆,应珍惜),梦中的功名只是空自惋惜,人间的富贵总是难以裁度(获取),还不如暂且沉醉于杯中之物,不要辜负了这生前有限的酒杯(意指珍惜眼前的欢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艰难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首句“世事方艰便猛回”直接点出主题,世事艰难,让人不得不退缩,次句“此心未老已先灰”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绝望和无奈,虽然年纪尚轻,但心已如死灰,后两句则是对这种情绪的延伸和深化,诗人感叹一生心事归于平淡,光阴易逝,而功名利禄不过是空梦一场,不如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的欢愉。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抒发人生感慨的佳作,诗人以“世事方艰”开篇,直接点出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和复杂,也暗示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境,接着以“此心未老已先灰”表达了内心的绝望和无奈,这种情绪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后两句则是对这种情绪的进一步抒发和升华,诗人以平淡的心境看待人生,以珍惜光阴的态度面对生活,同时以“且醉杯中物”的方式寻求解脱和慰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矛盾日益激化的时期,诗人出身贫寒,一生怀才不遇,四处奔波谋生,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对世事艰难和人生无常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