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宴观舞听歌
唐·白居易
朝观细腰舞,夜听皓齿歌。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碧波。
酒绿灯红夜未央,华筵初上乐何多。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白居易虽有多篇描写宴乐生活的诗作,但此诗具体内容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中。)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早晨观赏着细腰女子的舞蹈,夜晚聆听着皓齿佳人的歌声。
妖娆的美人脸庞如同花朵含着露珠,玉树临风,光芒照耀着碧绿的波光。
酒绿灯红的夜晚还未结束,华丽的宴席刚刚开始,欢乐何其多。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明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的一场夜宴,早晨观赏舞蹈,夜晚聆听歌声,赞美了宴会上美人的美貌与才艺,以及宴会的奢华与欢乐,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的盛况,通过“朝观细腰舞,夜听皓齿歌”的对比,展现了宴会的丰富多彩,诗人用“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碧波”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美人的娇艳与风采,而“酒绿灯红夜未央,华筵初上乐何多”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宴乐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基于白居易生平及唐代社会背景的合理推测)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较为顺利、生活相对安逸的时期,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宴乐生活丰富多彩,白居易作为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自然也会参与到这样的宴乐活动中,在宴会上,他观赏着美人的舞蹈与歌声,感受着宴会的奢华与欢乐,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描绘宴乐生活、表达人生哲理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