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筑台
唐·韦庄
征丁筑层台,唯恐不巍峨。
基址千年在,功成一日多。
玉阶生远砌,金殿起层阿。
但见凌云起,何愁不奈何。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征召壮丁来修筑高台,只怕它不够巍峨高耸。
高台的地基历经千年稳固,而它的建成却只在旦夕之间。
玉石砌成的台阶延伸到远方,金碧辉煌的大殿高耸入云。
只见高台凌云而起,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统治者为了彰显权威和奢华,征召大量壮丁来修筑高台的场景,诗人通过“征丁筑层台,唯恐不巍峨”等句,表达了对统治者劳民伤财、追求虚荣行为的不满和讽刺,通过描绘高台的雄伟壮观,也反映了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和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统治者修筑高台的场景,首句“征丁筑层台”直接点明了主题,突出了统治者对劳动力的剥削和压迫,次句“唯恐不巍峨”则进一步揭示了统治者的虚荣心和贪婪本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高台的雄伟壮观,进一步强调了统治者的奢华和浪费,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或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常常进行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这些工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统治者劳民伤财、追求虚荣行为的不满和讽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