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猪》
朝代:宋
作者:陆游
短衣双黑胫,大耳两金环。
饱食终日卧,何曾解忧烦。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这只猪穿着简短的黑色衣裳(指猪毛),双腿(胫)也是黑色的,大大的耳朵上挂着两个金色的环饰,它整天吃饱了就躺着,哪里知道人间的忧愁和烦恼呢?
释义
“短衣双黑胫”描绘了猪的外观特征,黑色的毛发和双腿;“大耳两金环”则进一步通过猪耳朵上的金环装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后两句则通过猪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其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只猪的形象,前两句通过外貌特征的描写,使读者对这只猪有了直观的认识;后两句则通过生活习性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猪的无忧无虑和自在,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在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在那个时期,陆游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名利和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通过描绘一只无忧无虑的猪,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讽刺或批判,通过猪的自在生活来对比人的忙碌和烦恼。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题为《咏猪》,但陆游并非仅仅在赞美猪,而是借猪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和追求,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结合陆游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来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首诗在陆游的众多作品中并不十分著名,但它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人的喜爱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