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新亭
宋·陆游
传闻公作新亭好,先报侬家拄杖知。
胜日欲寻芳草径,夕阳先认竹篱扉。
山光入眼清如水,花气袭人香满衣。
从此便为常到客,不须频送好音归。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听说您建造了一座新亭子非常美妙,第一时间就告知了我这拄杖老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打算去寻找那芳草萋萋的小径,而夕阳已先我一步认出了竹篱笆围成的门户,山间的景色清澈如水,映入眼帘,花香袭人,让我的衣裳都沾满了香气,从此以后,我便成了这里的常客,不必再频繁地传来好消息邀请我归来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得知友人新建亭子后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新亭美景的向往和赞美,诗人以“拄杖知”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年迈但仍对自然美景充满热爱的情感,通过描绘新亭周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新建亭子的向往和赞美之情,首联“传闻公作新亭好,先报侬家拄杖知”以传闻开篇,既点明了新亭的建造,又表达了诗人对新亭的浓厚兴趣,颔联“胜日欲寻芳草径,夕阳先认竹篱扉”通过描绘诗人寻找新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颈联“山光入眼清如水,花气袭人香满衣”则进一步描绘了新亭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山光水色、花香袭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尾联“从此便为常到客,不须频送好音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新亭的喜爱之情,以及他愿意成为这里的常客,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乡村,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人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当得知友人新建了一座亭子后,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向往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新亭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