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应物
高楼对百尺,直上凌云霄。
登临人莫厌,寻取上天梯。
万象皆出于下,一览众山低。
心随白云远,身与飞鸟齐。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他的诗歌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高楼耸立百尺高,直插云霄之上。
登临高楼的人啊,请不要厌倦,继续寻找那通往天际的阶梯。
从楼上望去,万物皆在脚下,群山都变得低矮。
心随着白云飘向远方,身体仿佛与飞鸟一同翱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楼耸立、直插云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鼓励登临高楼的人不要厌倦,要继续寻找更高的境界,象征着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通过描绘从高楼俯瞰万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随云远的豁达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高楼为起点,通过描绘高楼耸立、直插云霄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诗人以“登临人莫厌,寻取上天梯”为全诗的主旨句,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描绘从高楼俯瞰万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随云远的豁达心境,使全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心境较为落寞的时期,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选择通过描绘高楼耸立、俯瞰万物的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超脱,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