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户转星枢直,窗移日脚低。(此句虽非原诗直接所有,但为解析需要,融入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译文
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变得昏暗静寂。
月照松林更觉夜晚清凉,风吹山泉洒落声声清响。
樵夫们唱罢晚归的歌曲,烟消云散鸟儿刚刚栖息。
丁大你今晚约定前来,我却独抚琴候你在萝蔓小路。
(户转星枢直,窗移日脚低:门户随着星辰的转动而显得笔直,窗前的日光已悄然西斜,形容时间流逝,夜色渐浓。)
释义
此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于山窗下独对孤琴,更觉夜的静寂与山的空旷,诗的前六句写夜晚山中的静寂,后两句写诗人期待友人丁大(丁凤,排行老大)来夜宿山寺却迟迟不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语言优美自然,运用以动显静、以声显寂的艺术手法,通过写山林暮景和夜晚的风露以及月下的琴声,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和期待知音的心情。
赏析
“户转星枢直,窗移日脚低”虽非原诗直接之句,但融入此诗意境中,可理解为时间的流转,从夜晚的星辰到日出的晨曦,诗人一夜未眠,静候友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原诗中,孟浩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夜景,以及自己内心的期待与孤寂,诗中“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等句,以动衬静,以声显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游历山水时,夜宿山寺,期待友人丁大前来相聚而作,孟浩然一生未入仕途,多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其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了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于山寺中静候友人,以诗寄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