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高阁倚苍岫,山云且暮栖。
松风清入耳,林月皓盈溪。
野径人稀至,幽禽自相啼。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泥。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意境,常能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
译文
高高的楼阁倚靠着青翠的山峰,傍晚时分,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要栖息于此,阵阵松风拂过,带来清新的气息,直入耳畔;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林间,照亮了潺潺的溪流,使其泛着银白色的光芒,山间的小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幽静的鸟儿在相互啼鸣,这里充满了真正的意趣,又何必去理会尘世的纷扰和污浊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高阁倚苍岫”一句,既写出了楼阁的高耸,又点出了其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山云且暮栖”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山间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松风、林月、野径、幽禽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着隐逸生活,他们希望通过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解脱,刘沧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