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岁华还彷佛,异方回首重消魂。出自哪首诗?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客梦逢槎去,归心逐雁归。

物色岁华还彷佛,异方回首重消魂。

孤舟万里谪,祗影对清沅。

作者及朝代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銮坡集是其作品集,钱起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

作者简介

钱起是唐代大历时期的著名诗人,以五言诗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锦翅鹧鸪在飞翔。

我梦想着乘槎而去,却又被归雁牵动了归心。

眼前的景物仿佛还是去年的光景,

在异乡回首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

我乘着孤舟被贬谪到万里之外,

只有孤单的身影面对着清澈的沅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被贬谪命运的无奈,诗中“物色岁华还彷佛”一句,描绘了眼前的景物仿佛还是去年的光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感慨;“异方回首重消魂”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回首往事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被贬谪命运的无奈,诗中“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湘江的自然美景,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而“客梦逢槎去,归心逐雁归”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渴望。

“物色岁华还彷佛,异方回首重消魂”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描绘眼前的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孤舟万里谪,祗影对清沅”则以孤舟、万里、清沅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被贬谪的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被贬谪途中经过湘江时所作,当时,钱起因故被贬至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被贬谪命运的无奈,在湘江畔,他看到了斑竹、鹧鸪等自然景物,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钱起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被贬谪命运的无奈,也可以领略到他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歌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