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唐·汪遵
富贵功名不足夸,肯将一第博荣华。
从来豪杰皆如此,莫笑书生空自嗟。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安徽宣城人,他的诗作以咏史诗为主,多抒发对历史事件的感慨,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汪遵的咏史诗在唐代颇有名气,其作品常被后人引用和传颂。
译文
富贵和功名并不值得过分夸耀,怎肯为了一个科举及第就去换取荣华富贵呢?自古以来,真正的豪杰志士都是这样淡泊名利的,所以不要嘲笑那些书生只会自我感叹而无所作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富贵功名的淡泊态度,认为这些外在的荣耀并不值得过分追求,诗人通过“肯将一第博荣华”的反问,强调了真正的豪杰志士不会为了名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追求,诗人也鼓励那些书生不要因未能及第而自怨自艾,要看到历史上许多豪杰志士也是淡泊名利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富贵功名的淡泊态度和对真正豪杰志士的赞美,首句“富贵功名不足夸”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次句“肯将一第博荣华”通过反问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的轻视,后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和对比手法,赞美了那些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豪杰志士,并鼓励人们不要因未能实现个人目标而自怨自艾。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又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汪遵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唐代诗人,汪遵可能亲身经历了科举考试的艰辛和名利场的诱惑,他并没有被这些外在的荣耀所迷惑,而是选择了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人生道路,这首诗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制度和名利场的普遍看法和态度。
《闲居杂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咏史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富贵功名的淡泊态度和对真正豪杰志士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