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太白楼
唐·李白
太白楼高隔□虹,楼前流水带长空。
人乘明月归何处,鹤伴青云去几重。
酒醉半醒吟旧句,花飞零落忆前踪。
浮生若梦谁为真,且把闲情寄水东。
注:由于历史流传和版本差异,“隔□虹”中的“□”字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不同填字,如“霓”、“虹”等,此处为保持原问题格式,保留“□”字,但根据诗意,可理解为“霓虹”或“彩虹”之意。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迈,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表达了他个人的豪情壮志和人生哲理。
译文
太白楼高耸入云,仿佛与彩虹相隔;楼前的流水悠悠,与长空相连。
人乘着明月归向何方?鹤伴随着青云飞去了几重天?
酒醉半醒时吟诵着旧时的诗句,花瓣飘落零落,回忆起往昔的踪迹。
人生如梦,谁才是真实的存在?姑且把这份闲情寄托于东流的水中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太白楼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过往的感慨,诗中“太白楼高隔□虹”一句,既展现了太白楼的高耸,又寓意着诗人与世俗的隔绝,追求精神上的超脱。“楼前流水带长空”则描绘了楼前流水的悠长与天空的辽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后几句则通过酒醉、花飞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太白楼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人乘明月归何处,鹤伴青云去几重”一句,以明月、青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探寻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而“浮生若梦谁为真,且把闲情寄水东”一句,则直接点出了人生如梦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闲情逸致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游历四方、登高远眺的经历有关,太白楼作为一处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李白在登临太白楼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触动,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