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探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长廊陷曲房,入院已闻香。
嫩色惊初叶,娇花识小霜。
细风时入径,微月乍临窗。
莫道春光度,何曾不醉郎。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长廊曲折环绕着房间,刚走进院子就已经闻到了花香,嫩绿的叶子让人惊喜,那是初春的象征;娇嫩的花朵似乎能识别出微小的霜冻,微风不时吹过小路,淡淡的月光刚刚照到窗户上,不要说春天的时光容易流逝,它何曾没有让诗人沉醉其中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探春的情景,长廊曲折,房间幽静,花香扑鼻,初春的景色让人陶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首联“长廊陷曲房,入院已闻香”以长廊和曲房为背景,突出了院子的幽静和花香的浓郁,颔联“嫩色惊初叶,娇花识小霜”则通过嫩绿的叶子和娇嫩的花朵,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颈联“细风时入径,微月乍临窗”以微风和淡月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宁静和美好,尾联“莫道春光度,何曾不醉郎”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认为春天的美好时光足以让人沉醉其中。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春天游览某个园林或庭院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沉浸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他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化为诗篇,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