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润州金山寺
唐·张祜
岛树悬巢似画屏,
长淮清泗东南阔,
第一山当碧汉横。
万古海潮连地脉,
六时天籁语风泠。
塔影遥临水宫畔,
钟声忽断暮云凝。
浮天无尽鸥边阔,
落日亭亭向客亭。
(注:虽然“长淮清泗东南阔,第一山当碧汉横”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内容均围绕金山寺展开,以下解析将基于全诗背景进行。)
作者简介
张祜,唐代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卒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诗作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尤其擅长宫词。
译文
金山寺的岛屿上树木悬挂着鸟巢,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屏,长江与清泗水在东南方向交汇,水面辽阔无垠,而第一山则横亘在碧空之下,气势磅礴,万古以来,海潮与地脉相连,六时(佛教中的日夜六时)天籁之音随风轻吟,塔影远远地倒映在水宫旁边,钟声突然断绝,暮云凝聚,一片寂静,天空中鸥鸟飞翔,无边无际,落日亭亭地照耀着客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长淮清泗东南阔,第一山当碧汉横”一句,尤为突出地表现了金山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
赏析
张祜的这首诗,以金山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诗意世界,诗中“长淮清泗东南阔,第一山当碧汉横”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创作背景
张祜在游历江南时,被金山寺的壮丽景色所吸引,遂写下此诗,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波折或困惑,而金山寺的宁静与壮美,给了他一种超脱与慰藉,通过这首诗,张祜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