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城下荷花望不极,城上乌栖乐未休。
(注:您提供的两句“城下荷花望不极,城上乌栖乐未休”实际上并非直接出自李白原诗《乌栖曲》的连续两句,而是根据诗意和风格进行的合理想象与融合,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将这两句融入解析中,但需注意它们并非原诗的直接内容。)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反映了他的豪情壮志、人生哲理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根据原诗及融入的两句进行翻译)
在姑苏台上乌鸦栖息之时,吴王宫里西施正沉醉于歌舞之中,吴歌楚舞还未结束,西边的青山已半掩落日余晖,银箭金壶中的漏水越来越多,标志着时间流逝,起身望向秋月已沉入江波之中,东方天空渐渐明亮,可吴王的享乐又怎能停止呢?城下的荷花一望无际,城头上乌鸦栖息,而宫中的欢乐仍未停歇。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吴王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的情景,暗讽了统治者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国家衰败的历史教训,诗中“乌栖”象征着夜幕降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王朝的兴衰;“荷花望不极”则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与上文的享乐形成对比,暗示这种快乐是建立在国家危亡之上的虚幻。
赏析
李白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吴王夫差荒淫无度的生活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吴歌楚舞”、“银箭金壶”等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也隐含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批判。“城下荷花望不极,城上乌栖乐未休”这样的句子,虽然非原诗直接内容,但融入后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对比效果,使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创作背景
《乌栖曲》是李白根据历史典故创作的诗歌,旨在通过吴王夫差的故事,警示当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勿重蹈覆辙,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但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李白借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虽然“城下荷花望不极,城上乌栖乐未休”并非原句,但这样的创作思路符合李白关注现实、借古喻今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