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昔全盛,旧学尊五更。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汉时盛学

唐·刘禹锡

永平昔全盛,旧学尊五更。

儒馆开金殿,文场列玉京。

羽仪光日表,车骑动雷声。

盛事今何在,空余翰墨名。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译文

在永平年间,国家曾经达到全盛时期,那时的学问之道备受尊崇,尤其是“五更”之学(此处“五更”可能代指当时的五位大学者或五种重要的学术流派,具体指代需结合历史背景进一步考证),在金碧辉煌的金殿之中开设了儒家的学馆,而在京城之中,文人墨客们竞相展示才华,那些学者们的风采如同日光般耀眼,他们的车骑出行时声势浩大,如同雷鸣,这些盛事如今又在哪里呢?只留下了一些笔墨文章,供后人缅怀。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永平年间的学术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之情,诗中“永平昔全盛”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旧学尊五更”则突出了当时对学问的尊重和对学者的推崇,后几句通过描绘儒馆、文场的盛况以及学者们的风采,进一步渲染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最后以“盛事今何在,空余翰墨名”作结,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历史遗迹的追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永平年间学术繁荣的壮丽图景,诗人通过对那个时代学者们的风采和学术氛围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无限向往和怀念,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因为那些盛事已经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了一些笔墨文章供后人凭吊,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唐朝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回忆永平年间的学术繁荣景象,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对学问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学者们的敬仰之情,在唐朝中后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这种对学问和文化的坚守和追求显得尤为珍贵和难能可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