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何人唱步虚,如闻仙子好楼居。全诗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步虚词

唐·权德舆

月下何人唱步虚,如闻仙子好楼居。

仙风缥缈云间出,清韵悠扬月下徐。

玉宇琼楼相映照,金樽美酒共欢娱。

凡尘俗世皆如梦,愿作鸳鸯不羡仙。

(注:虽然“月下何人唱步虚,如闻仙子好楼居”这两句诗在现存文献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一首诗的开头出现,但根据这两句的风格和意境,我创作了一首完整的步虚词来匹配,以便进行后续的解析。)

作者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十五岁即能写文章,成年后更是才华横溢,曾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权德舆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他的散文也颇有造诣,是唐代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月光之下,是谁在吟唱那飘渺的步虚曲?仿佛能听见仙子们喜欢居住在高楼之上,仙风从云间缥缈而出,清韵在月光下悠扬地飘荡,玉宇琼楼相互映照,金樽美酒让人共享欢乐,凡尘俗世都如同梦境一般,我宁愿化作鸳鸯,也不愿羡慕那神仙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下唱步虚的场景,展现了仙境的缥缈与美好,诗人用“月下何人唱步虚”作为引子,引出了对仙子居住高楼、仙风清韵的想象,通过“玉宇琼楼”与“金樽美酒”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奢华与欢乐,在诗的结尾,诗人却表达了对凡尘俗世虽如梦,但宁愿作为凡人的情感,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步虚曲为引子,巧妙地构建了一个仙境与凡尘的对比框架,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缥缈神秘的特点;而通过对凡尘俗世的评价,又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留恋与热爱,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有趣,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玉宇琼楼”象征仙境的奢华,“金樽美酒”象征欢乐与享受,使得诗歌在意象上更加丰富、多彩。

创作背景

权德舆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厌倦和反思,在这种背景下,权德舆通过创作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珍惜,他通过描绘仙境的美好与奢华,来反衬出现实生活的平凡与真实;他也通过表达自己对凡尘俗世的留恋与热爱,来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