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昨日焚黄早,馀灰断纸犹温燠。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悼焚书

唐·韦庄

东家昨日焚黄早,馀灰断纸犹温燠。

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何才谪始长。

人去紫台秋入画,鸟啼红树雨催凉。

可怜憔悴凋零尽,更隔蓬山路渺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政权,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多抒发离愁别绪和个人感慨,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东家昨天早早地焚烧了黄色的书籍(可能指珍贵的古籍或诏书),残留的灰烬和断裂的纸张还带着温热,汉文帝虽然英明,但对贾谊这样的才子恩情仍然显得淡薄,贾谊才华横溢,却为何被贬谪的时间如此之长?人去楼空,秋天的景色如画般凄清,红树间鸟儿啼叫,雨水带来阵阵凉意,可怜那些珍贵的书籍和人才都已凋零殆尽,我与它们之间更是隔着遥远而渺茫的道路。

释义

本诗通过描述东家焚书的场景,引申出对古代才子贾谊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书籍和人才被忽视、摧残的同情,诗中“东家昨日焚黄早”直接点题,引出下文对人才埋没的深刻反思。“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何才谪始长”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慨。“人去紫台秋入画”等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赏析

韦庄此诗以焚书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才命运的深刻洞察,诗中“东家昨日焚黄早”一句,既是对现实事件的直接反映,也寓意着文化的损失与传承的断裂,通过对比汉文帝与贾谊的故事,诗人批判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表达了对公正待遇的渴望,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敏感而深刻的文学家的特质。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文化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珍贵的书籍和文化遗产毁于战火,韦庄本人也经历了多次流离失所,对时代的苦难有着切身的体会,此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焚书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文化失落、人才埋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才得到应有重视的期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