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的成语解释指的是从名称或概念的字面上就能理解或推测出其含义或所指代的事物。这个成语常用于强调事物名称与其实际内容或功能之间的直接关联,帮助人们快速理解事物的本质。
1、顾名思义的释义:
顾名思义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从名称或概念的字面上就能理解或推测出其含义或所指代的事物,它强调名称与事物本质之间的直接关联,即通过名称的字面意义即可大致把握事物的性质或功能。
2、顾名思义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原文为“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这里的“汝曹”指的是王昶的子孙后代,他希望通过这个教导,让他们能够从名称中领悟事物的本质,从而行事不违背道义。
3、顾名思义的例句:
例句:“‘百科全书’顾名思义,就是包含各种门类知识的全书。”这句话通过“百科全书”这个名称的字面意义,解释了它是一本包含广泛知识的书籍。
4、顾名思义的分解解释:
- “顾”意为看、注意;
- “名”指名称、名字;
- “思”意为思考、理解;
- “义”则指意义、含义。
“顾名思义”整体意思是看到名称就能思考并理解其含义。
5、顾名思义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解释或说明某个名称、概念或事物的直接含义,强调名称与事物本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较为常见,也常用于教育、解释或辩论中,以增强说服力。
6、顾名思义的示例:
示例一:“‘自助餐厅’顾名思义,就是顾客自己取餐、自己服务的餐厅。”
示例二:“‘环保袋’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袋子。”
7、顾名思义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望文生义(指看到文字就理解其意义,但可能带有贬义,指不深入理解而仅凭字面意思判断)、顾名思义(本身即为成语,此处作为近义词重复提及是为了完整性)。
- 反义词:名不副实(名称与实际不符,指名称虽好但事物本身并不符合这个名称所表达的意义)、徒有虚名(只有名声而没有实际内容或能力)。
注意:在近义词部分,“望文生义”虽然意思相近,但通常带有贬义色彩,使用时需谨慎,而“顾名思义”本身即为成语,此处仅作为完整性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