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视阔步的解释

知文148个月前
高视阔步的摘要:高视阔步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行走时眼睛向上看,迈着大步走路,表现出一种高傲、目中无人的姿态。它常用于形容那些自视甚高、骄傲自大、不屑一顾的人或行为,带有贬义色彩。

1、高视阔步的释义

高视阔步形容人行走时眼睛向上看,步伐开阔,表现出一种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姿态,它常用来形容人态度傲慢,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高视阔步的解释

2、高视阔步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视秦王,无意,欲以观其志,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虽然原文中未直接出现“高视阔步”四字,但后世根据蔺相如面对秦王时的英勇无畏、不卑不亢的态度,引申出“高视阔步”来形容人的高傲自信。“高视阔步”作为成语的确切出处已难以考证,但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逐渐流传开来。

3、高视阔步的例句

他穿着名牌西装,高视阔步地走在街上,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似的。

4、高视阔步的分解解释

- “高视”指眼睛向上看,表现出一种高傲的姿态;

- “阔步”指步伐开阔,行走时显得自信而有力。

5、高视阔步的成语用法

作为形容词短语,高视阔步通常用于描述人的行走姿态和态度,强调其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特点,它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修饰人或人的行为。

6、高视阔步的示例

示例一:他高视阔步地走进会议室,仿佛自己是这里的主人。

示例二:那位明星在红毯上高视阔步,吸引了所有媒体的目光。

7、高视阔步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骄傲自大

- 反义词: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唯唯诺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