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成语解释

知文158个月前
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原指乐曲高妙,亦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绝妙。它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遂摔琴而去。

1、高山流水的释义

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原指自然景色中山峰高耸、水流潺潺的壮丽景象,后用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它象征着一种高雅、纯净、深远的意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相互理解的美好情感。

高山流水的成语解释

2、高山流水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伯牙弹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形容音乐极其优美。

3、高山流水的例句

他的琴声悠扬,如同高山流水,让人心旷神怡。

4、高山流水的分解解释

- 高山:指雄伟挺拔的山峰,象征着崇高、坚韧不拔的精神。

- 流水:指清澈流动的水,象征着灵动、纯净与变化无常的自然之美。

两者结合,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了人与人之间深厚而纯粹的情感交流。

5、高山流水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高山流水常用于形容音乐、诗文等艺术作品的高妙,或用于比喻知音难遇、心灵相通的情感,它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指代知音或知己。

6、高山流水的示例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高山流水常被用作典故,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就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诗中虽未直接提及“高山流水”,但庐山之景与诗人之情,恰似高山流水,相得益彰。

7、高山流水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知音难觅、天籁之音、阳春白雪(后两者更多用于形容音乐的高妙)。

- 反义词:曲高和寡(指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