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啼妨午睡,花落搅春心。的释义

小星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儿啼妨午睡,花落搅春心。

作者简介

金昌绪,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大致活动于唐肃宗、代宗时期,他的诗作不多,但《春怨》一诗以其简练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流传甚广,成为唐代绝句中的佳作,金昌绪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意境。

译文

赶跑那黄莺儿,别让它在枝头啼叫。

孩子的啼哭声妨碍了我午睡,花瓣飘落也搅乱了我的春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午后的宁静时光中被打扰的情景,她试图通过赶走黄莺来保持环境的安静,以便午睡,但孩子的啼哭声却让她无法安心,花瓣的飘落也让她感受到了春天的流逝,心中涌起一丝惆怅。

赏析

《春怨》以极其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的生活片段,诗人通过“打起黄莺儿”这一动作,展现了女子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儿啼妨午睡”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使她的心情变得烦躁,而“花落搅春心”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烦恼与春天的流逝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春怨》的创作背景,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很可能描绘了一位普通女子在春日午后的生活感受,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相对较高,她们有机会接触和欣赏自然美景,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这首诗可能正是金昌绪在观察生活、感受自然时,捕捉到的一个瞬间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