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浮生真大梦,著甚闲愁。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和无咎韵

宋·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转念浮生真大梦,著甚闲愁?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稼轩长短句》等,他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译文

村中的父老们都争着说今年的雨水很均匀,人们的眉头不再像去年那样紧锁了,都舒展开了,我也很高兴,感谢上天终于让百姓摆脱了饥饿的困扰。

转念一想,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何必为那些闲散的忧愁而烦恼呢?酒价便宜,反而常常忧虑客人稀少,月亮虽明,却总是被云遮住。

释义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农村得到及时雨后人们喜悦的情景,下片则转而抒发词人对于人生的感慨,词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词以农村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雨水均匀、百姓喜悦的情景,展现了词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下片却突然转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词人思想的深邃,也增加了词作的层次感和艺术魅力。

“转念浮生真大梦,著甚闲愁?”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词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何必为那些闲散的忧愁而烦恼呢?这种思想既体现了词人的超脱和豁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无奈和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北伐而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描写农村生活和抒发人生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词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