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堪重到相思处,不见青山见白云。的解释

生辉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野水参差落照间,

行穿溪树踏春寒。

更堪重到相思处,

不见青山见白云。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禅理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在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野水边,我穿行在溪流旁的树林中,感受着初春的寒意,当我再次来到这个令人思念的地方时,却发现眼前的景象已变,青山不再,只见悠悠白云飘荡在空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野水参差落照间”以野水和落日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次句“行穿溪树踏春寒”通过“行穿”和“踏”两个动词,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情景,春寒”一词也暗示了季节和天气的特点,后两句“更堪重到相思处,不见青山见白云”则表达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复杂情感:青山已逝,白云依旧,物是人非,令人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前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野水、落日、溪树和春寒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青山”和“白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重游某个曾经令他印象深刻的地方时,在游历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触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将这些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释绍嵩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