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参函丈师全德,此去应须便拂衣。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

唐·贾岛

欲参函丈师全德,此去应须便拂衣。

云水苍苍烟霭霭,先生从此去无归。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工诗,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其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有《贾长江集》。

译文

想要参拜您这位德行完备的老师,此次离去我应该立即拂衣而去(表示决心追随或学习),云水茫茫,烟雾缭绕,先生您从此离去,恐怕再也没有归期了。

释义

欲参函丈:希望接近并请教于师长,函丈指讲席之侧,借指老师。

师全德:指德行完备的老师。

拂衣:拂衣而去,表示决绝或追随的意愿。

云水苍苍:形容景色苍茫,也暗喻前途未卜。

烟霭霭:烟雾弥漫的样子,增添了一种朦胧、深远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赠别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以及追随学习的决心,首句“欲参函丈师全德”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成为老师的弟子,学习其高尚的德行,次句“此去应须便拂衣”则表达了诗人为了追随老师,不惜立即离去的决心,后两句“云水苍苍烟霭霭,先生从此去无归”通过描绘苍茫的景色,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又暗示了老师此去可能再无归期的悲凉,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不舍和敬仰。

贾岛的诗歌以炼字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如“苍苍”、“霭霭”等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诗人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贾岛求学或游历期间,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并深受其影响,诗人深感自己需要这样的老师来指引前行的道路,于是决定追随老师学习,离别在即,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敬仰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赠别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由于贾岛一生坎坷,多次科举不第,他的诗歌中往往蕴含着一种孤独、悲凉的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