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绣佛斋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一室茶烟养太和,
秉心皈绣佛,胜着祖生鞭。
空山无鸟过,月照静花鲜。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译文
在一间充满茶香的静室里,我培养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心中归依于绣制的佛像,这份心境胜过祖逖闻鸡起舞的壮志豪情。
空旷的山林中没有鸟儿飞过,只有月光静静地照耀着,
让那静谧中的花朵显得更加鲜艳。
释义
“秉心皈绣佛”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佛教的归依和信仰,通过绣制的佛像来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胜着祖生鞭”则是用典,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国,此处反用其意,表示诗人认为内心的平和与信仰的追求,比起外在的功名和奋斗更为重要,后两句则描绘了一个静谧、清幽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寻求内心平静与超脱时所作,通过描绘一个充满茶香的静室和清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中“秉心皈绣佛,胜着祖生鞭”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又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在龚自珍看来,内心的平和与信仰的追求,比起外在的功名和奋斗更为重要,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龚自珍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疾苦,深感痛心疾首,他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这种局面,他选择了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龚自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的无奈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