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寺
唐·韦应物
春山新雨后,花气满林园。
我本谈空士,旧游曾留连。
松风清入耳,云影淡当轩。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喧。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向往闲适生活的精神风貌。
译文
春日的山峦在新雨过后显得格外清新,花香弥漫在整个林园之中,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谈论空寂之道的人,对于这里的美景,我曾经流连忘返,松树间吹来的清风轻轻拂过耳畔,云彩的影子淡淡地映在窗前,这里蕴含着真正的意趣,何必再去询问尘世的喧嚣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新雨后的春山和花气四溢的林园,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颔联以“我本谈空士”自况,表达了诗人对空寂之道的追求和对旧游的留恋,颈联通过“松风清入耳,云影淡当轩”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山寺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尾联则点明了诗人对山寺生活的喜爱和对尘世喧嚣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寺的幽静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山寺的清幽、宁静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我本谈空士”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空寂之道的追求和对尘世喧嚣的淡泊,整首诗情感深沉含蓄,意境深远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历山寺时所作,当时,韦应物或许正处于仕途不顺或人生低谷的时期,对尘世的喧嚣和纷扰感到厌倦和疲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游历山寺,感受到了山寺的清幽和宁静,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韦应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空寂之道的追求和对尘世喧嚣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