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如此,圭组何必先。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庭无杂宾,车马绝奔喧。

心静日长永,雨余花草繁。

此生有如此,圭组何必先。

闲卧对清风,梦归安可言。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门前没有杂乱的宾客来访,车马喧嚣也早已断绝。

内心宁静,感觉日子变得悠长,雨后花草更加繁茂。

人生如果能像这样悠闲自在,高官厚禄又何必急于追求呢?

悠闲地躺着,面对着清风,梦境中的归宿又怎能言说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表达了对仕途名利的淡泊态度,首联写门庭清净,无俗客打扰;颔联写心境平和,时间仿佛变得悠长,雨后花草更显生机;颈联以“此生有如此”总结前文,表明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满足,进而提出“圭组何必先”的观点,即高官厚禄并非人生首要追求;尾联则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生活的惬意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诗中“心静日长永”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也暗示了时间的相对性——在宁静的心境中,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而美好,而“此生有如此,圭组何必先”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价值观,即人生若能如此悠闲自在,高官厚禄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在唐代乃至后世都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因政治斗争而心灰意冷,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表达了对仕途名利的淡泊态度,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心灵自由、淡泊名利的思想,不仅反映了白居易个人的思想境界,也代表了唐代士人的一种普遍精神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