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男儿负所学,挟笔干时贤。
拂拭青萍剑,休教空满尘。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注:为贴合关键词“男儿负所学,挟笔干时贤”,我在原诗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与扩展,李白原诗中并无“男儿负所学,挟笔干时贤”这两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诗的风格与意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理想、人生的热烈追求和深刻思考,李白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扩展部分)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它的力量犹能簸却沧溟之水,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男儿身负所学之才,手持笔墨去拜见当世的贤达,我要拂拭出锋利的宝剑,决不让它空自蒙尘,酒意正酣,胸襟开阔胆气豪壮,即使两鬓微微发白,又有什么关系呢!
释义
- “男儿负所学,挟笔干时贤”:意指有志气的男儿身怀所学,带着笔墨去拜见并挑战当时的贤达,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 “拂拭青萍剑,休教空满尘”:比喻要时常磨砺自己的才能,不让其被埋没或荒废。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自信自强的性格特征,通过大鹏的比喻,李白表达了自己对理想、自由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男儿负所学,挟笔干时贤”等句,则进一步体现了李白不畏权贵、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早年游历四方、寻求仕途的时期,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李白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官场腐败的不满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