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人的释义为:讨伐有罪之人,吊慰受害百姓,是古代帝王在出征或平定叛乱后的一种政治行为,旨在安抚民心、彰显正义,既体现了对罪行的惩罚,也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与关怀。
1、伐罪吊人的释义:
伐罪吊人是一个成语,意指讨伐有罪之人,抚慰无辜百姓。“伐罪”指的是讨伐、惩罚有罪的人,“吊人”则指慰问、安抚百姓,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于正义与仁政的追求,即在惩罚罪犯的同时,也要关心和保护无辜的民众。
2、伐罪吊人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泰誓上》,原文为:“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伐罪吊民,周有天下。”这里明确提到了“伐罪吊民”,即讨伐有罪之人,安抚无辜百姓。
3、伐罪吊人的例句:
在古代历史故事中,常有君主以“伐罪吊人”为旗帜,发动正义的战争,如:“大王此次出征,正是为了伐罪吊人,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4、伐罪吊人的分解解释:
- 伐罪:指讨伐、惩罚有罪的人。
- 吊人:指慰问、安抚百姓,使他们免受战乱之苦。
5、伐罪吊人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或正义之士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采取的军事行动,它强调了正义与仁政的结合,即在惩罚罪犯的同时,也要关心和保护无辜的民众。
6、伐罪吊人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明君都以“伐罪吊人”为准则,如商汤伐桀、武王伐纣等,都是打着“伐罪吊人”的旗号,以正义之师讨伐暴政,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7、伐罪吊人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吊民伐罪(意思相近,都指讨伐有罪之人,安抚无辜百姓)。
- 反义词:欺压百姓(指对百姓进行欺压和剥削,与“伐罪吊人”的正义行为相反)。
“伐罪吊人”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成语,它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于正义与仁政的追求,以及在惩罚罪犯的同时,也要关心和保护无辜的民众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