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半墙仙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新月半墙仙凤杳,朝阳一角彩霞沉。
竹梢风动惊栖鸟,花影初移映小轩。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细腻情感,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但后世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多数诗作散见于各类诗集之中。
译文
新月挂在半墙上,仙凤的影子已经消失无踪;朝阳初升,一角彩霞渐渐沉入地平线,竹梢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惊动了栖息的鸟儿;花影随着日光的移动,悄悄映上了小屋的轩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月、朝阳、彩霞、竹梢、栖鸟和花影等自然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变化的画面,新月与朝阳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仙凤的杳无踪迹,增添了一丝神秘与遐想;竹梢惊鸟、花影移轩,则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动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新月与朝阳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仙凤的意象,虽然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在这里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象征,寓意着美好而难以捉摸的事物,竹梢惊鸟、花影移轩的描写,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久远,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清晨或夜晚,独自静观自然景色时,心中涌起的一股感慨与灵感,新月与朝阳的交替,或许触动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而仙凤的杳无踪迹,则可能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在这样的心境下,诗人挥毫泼墨,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