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悔过诗
汉·秦嘉
嗟我不淑,实昧前算。
上负高堂,下亏妻眷。
作者简介
秦嘉,东汉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士会,陇西(今甘肃东南部)人,秦嘉与妻子徐淑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知名文人夫妻,他们的诗文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秦嘉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多抒发个人情感及生活琐事,反映了东汉末年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译文
唉,我真是太不贤良了,实在是没有考虑周全。
对上辜负了年迈的父母,对下又亏待了贤惠的妻子。
释义
“嗟我不淑,实昧前算”意为作者自责自己不够贤良,做事之前没有深思熟虑,导致现在的局面。“上负高堂”指对父母不孝,未能尽到为人子的责任;“下亏妻眷”则是对妻子感到愧疚,未能给予她应有的幸福和安稳。
赏析
这首诗是秦嘉的自责之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无华,通过“嗟我不淑,实昧前算”的自责,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省和悔恨,通过“上负高堂,下亏妻眷”的表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体现了秦嘉作为文人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秦嘉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士人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秦嘉可能因某种原因未能妥善处理家庭事务,导致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妻子的亏欠,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自责和悔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悔过诗》是秦嘉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诗歌作品,它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自责和悔恨,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是研究东汉末年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