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落月衔栖露乍零,竹间孤唳入青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沧的《秋日望西阳》,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秋日望西阳
唐 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魂惊。
岩间迸水逢残雨,树杪惊风送晚晴。
落月衔栖露乍零,竹间孤唳入青冥。
西阳本是繁华地,何事荒凉一径萦。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诗一卷,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古老的树木和青苔层层叠叠地坠落,行人一望之下,旅魂都感到惊恐,岩石间迸溅的水流遇到了残留的雨水,树梢上惊起的风送来了傍晚的晴朗,落月含着栖息的鸟儿,露水刚刚凝结,竹林中孤独的叫声直冲云霄,西阳原本是繁华之地,为何现在却荒凉得只有一条小径萦绕。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西阳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繁华落尽的感慨,诗中“古木苍苔”、“岩间迸水”、“落月衔栖”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而“竹间孤唳入青冥”一句,更是以孤鹤的悲鸣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首联以“古木苍苔”和“旅魂惊”开篇,奠定了全诗凄凉、萧瑟的基调,颔联通过“岩间迸水”和“树杪惊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荒凉,颈联“落月衔栖露乍零,竹间孤唳入青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清,又通过孤鹤的悲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尾联则以“西阳本是繁华地,何事荒凉一径萦”作结,点明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繁华落尽的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刘沧作为一位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可能曾游历过西阳(今陕西某地),见证了其从繁华到荒凉的变迁,从而触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更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