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严陵滩

唐·李涉

身在三衢四载余,

岂知人事有乘除。

不似桐庐人事少,

子陵台畔乐无涯。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约公元80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居梁园,逢兵乱,避乱于南方,与弟李渤同隐于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因事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曾三遇盗,写有《井栏砂宿遇夜客》等诗,后官终国子博士,现存诗一卷,多写旅途生活,风格飘逸,尤工七绝。

译文

我在三衢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四年多,哪里知道人间的世事会有增有减、变化无常呢?这里不像桐庐那样人事稀少,但在严子陵的钓台旁边,我依然能享受到无边的快乐。

释义

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

乘除:指人事的增减变化。

桐庐: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以山水秀丽著称。

子陵台:即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畔,是东汉隐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李涉在衢州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身在三衢四载余”点明了自己在衢州的任职时间,次句“岂知人事有乘除”则透露出对官场人事变化的无奈和感慨,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对比桐庐和三衢的人事环境,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依然向往着像严子陵那样隐居垂钓、逍遥自在的生活。

诗中“不似桐庐人事少”一句,既是对桐庐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是对桐庐人文环境的向往,而“子陵台畔乐无涯”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背景

李涉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后因事贬为峡州司仓参军,在峡中期间,他三遇盗匪,但都能凭借机智和才华化险为夷,并留下了《井栏砂宿遇夜客》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后来,他官至国子博士,这首诗就是他在衢州任职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仕途中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当时,他可能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人事纷扰,渴望能够像严子陵那样远离尘世、隐居山林,他在诗中通过对比桐庐和三衢的人事环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