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富贵移平昔,彼此清心发半凋。全诗是什么?

春秋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清心吟

唐·白居易

莫将富贵移平昔,彼此清心发半凋。

静思本来无一物,何须惆怅怨今朝。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不要把富贵荣华改变我们往日的初心,你我之间的清心寡欲如今已有些许凋零,静下心来思考,本来世间就无一物是永恒不变的,又何必为今日的境遇而惆怅抱怨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保持初心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首句“莫将富贵移平昔”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富贵而忘记初心;次句“彼此清心发半凋”则暗示了清心寡欲的状态在现实中已有所减弱;后两句则通过哲理思考,强调世间万物皆无常,无需为暂时的境遇而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比富贵与初心、清心与凋零,表达了对保持初心和淡泊名利的重视,后两句的哲理思考,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或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历经宦海浮沉,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仕途不顺或晚年时期,他更加珍视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对名利富贵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表达了他对保持初心和淡泊名利的坚定信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