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目:夜观星象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层台吐曙鲜,大星没城头。
夜色渐深去,星河欲晓流。
天高风露重,地阔月华幽。
独倚危栏久,心随雁字游。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出众,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怀才不遇之感。
译文
高高的楼台上,晨光初露,显得格外鲜明;而夜空中那颗大星,已经隐没在了城头的背后,夜色逐渐深沉,而银河却仿佛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开始缓缓流淌,天空高远,风露渐重,大地辽阔,月光幽深,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久久不愿离去,心绪随着天空中雁阵的字形,飘向了远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高台上观星的情景,首联“层台吐曙鲜,大星没城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用“吐曙鲜”和“没城头”两个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晨光初现、星辰隐没的壮丽景象,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夜色渐深、星河欲晓、天高风露、地阔月华的夜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独自倚栏、心随雁游的孤寂与遐想。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星空和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遐想,诗中“层台”、“大星”、“星河”、“天高”、“地阔”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也寓含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独倚危栏久,心随雁字游”的描写,将自己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怀忧愤,在夜晚的高台上,他独自观星,面对浩瀚的宇宙和宁静的夜色,不禁产生了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考的结晶,通过描绘夜晚的星空和自然环境,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遐想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也寓含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