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怀诗·其三十八
魏晋:阮籍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溟渤。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逍遥游四溟。
翩翩独往翔,翛翛如孤云。
功成弃天爵,长揖归山樊。
幽人守长夜,岂为名利牵。
日月经天运,四时不忒迁。
恬淡养性真,沈吟玩玄牝。
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
采薇山阿间,散发岩岫居。
永言去俗人,高步追白驹。
贤豪在人间,岂以困穷厄。
作者及朝代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晋
作者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的诗歌代表了正始文学的主要成就,诗风隐晦曲折,旨趣深远,善于用典故比兴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
译文
炽热的阳光照耀万里,洪大的河流激荡着大海,弯弓挂在扶桑树上,长剑倚在天边之外,泰山变成了磨刀石,黄河成了衣带,看那庄周先生,逍遥自在地遨游在四海,他独自飞翔,像孤云一样自由自在,功成名就后他放弃了天子的爵位,长揖告别后回到山林隐居,隐士在深夜里坚守,哪里会被名利所牵绊,日月按天运行,四季从不改变,他恬淡地修养真性,沉思玩味着玄妙的道理,荣名不是自己的珍宝,声色又怎能娱乐人心,他在山间采摘薇草,散发在岩洞中居住,永远离开世俗之人,高步追随着白色的骏马,贤士豪杰在人间,怎能因为困顿穷厄而屈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庄周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阮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贤豪在人间,岂以困穷厄”一句,强调了贤士豪杰在人间不会因为困顿穷厄而屈服,展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宏大的自然景象开篇,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阮籍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中“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等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然的伟大,反衬出人的渺小和世俗的微不足道,而“贤豪在人间,岂以困穷厄”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贤士豪杰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表达了阮籍对这类人的赞美和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由和逍遥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他深感时局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因此产生了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庄周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阮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诗中也体现了阮籍对贤士豪杰的赞美和敬仰,以及他们不因困顿穷厄而屈服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