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子少也贱,落魄无推择。的解释

生辉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十二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翁子少也贱,落魄无推择。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旷无行,三径就荒芜。

依依昔人居,今成转蓬飞。

欢会难再遇,故园何时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深远。

译文

太阳落山,素月东升,万里光辉,普照大地,风从窗户吹进来,吹得我枕席生凉,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知夜是如此之长,想要倾诉却没有人和我应和,只好挥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日月穿梭,时光流逝,有志向的人却不被任用,想到这些,心中无限悲愤凄厉,整个晚上都不能平静。

面对饭食不能下咽,拔剑四顾,只能击柱长叹,大丈夫志在四方,万里之遥如同近在邻居,可是亲朋好友却无一字寄来,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少年时为人所轻贱,有志向却无处施展,想起这些,慷慨激昂,怀念起过去共叙天伦的日子,如今却已经远离了,时光荏苒,已经十年了,我暂时被人任用,但庭院荒芜,杂草丛生,亲朋故友都已远离,过去居住的地方,如今已经荒废了,可是我还是像飞蓬一样四处飘荡,欢乐的时光难以再遇,何时能回到故乡?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朋的深深怀念。“翁子少也贱,落魄无推择”一句,意为诗人年轻时地位卑微,生活落魄,没有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提拔。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对人生志向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翁子少也贱,落魄无推择”一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年轻时的坎坷经历,也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时期,当时他生活困顿,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深感失望,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朋的深深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豁达洒脱、清高耿介的品格,在创作这首诗时,陶渊明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因此这首诗也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