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塞曲
唐·李颀
朔风吹雪野茫茫,一曲胡笳泪万行。
壮士解腕酬知己,征人白骨卧沙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遥望故园何处是,归心日夜忆咸阳。
(注:虽然“朔风吹雪野茫茫,一曲胡笳泪万行”这两句诗在流传中常被单独引用或与其他诗句组合,但在此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出塞曲》中,以符合题目要求,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李颀的某一首完整作品,而是根据李颀的边塞诗风格进行创作的融合。)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边塞诗和描写音乐的诗歌,作品风格雄浑豪放,情感深沉,反映了唐代边疆战士的英勇与悲壮,李颀的诗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北风吹起大雪,原野上一片茫茫,一曲胡笳响起,泪水流了万行。
壮士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征人的白骨散落在沙场之上。
黄沙百战,战甲被磨穿,誓要攻破楼兰才肯归还。
遥望故乡在何方,归心似箭,日夜思念着咸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在恶劣环境下的艰苦生活和悲壮情怀,首联以“朔风吹雪野茫茫”营造出一种荒凉、凄冷的氛围,一曲胡笳泪万行”则通过音乐表达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痛苦,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以及战争的残酷,尾联则以“遥望故园何处是,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边疆战士的英勇与悲壮,诗中“朔风吹雪野茫茫”等句,不仅描绘了边疆的恶劣环境,也烘托了战士们的坚韧与不屈,而“一曲胡笳泪万行”等句,则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了战士们内心的痛苦与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李颀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边疆战争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边疆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而英勇奋战,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也成为了唐代诗人创作的重要题材,李颀作为一位擅长边塞诗的诗人,很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边疆战士的敬仰和同情,以及对战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