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西湖
宋·苏辙
平生壮观尽东游,余情未了忆杭州。
不羡故人探禹穴,短桡孤榜逐涟漪。
西湖漾漾三百顷,菡萏田田千万枝。
若使画船摇醉客,乱入荷花深处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辙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新党,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苏辙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译文
我一生中游览的壮观景象都在东边,余下的情感还未了结,依然怀念杭州,我并不羡慕老朋友去探寻禹穴的壮举,而是喜欢驾着小船,独自在西湖的涟漪中追逐嬉戏,西湖广阔无垠,约有三百顷水面,荷花田田,千万朵竞相开放,如果让画船载着醉客,在荷花深处随意穿梭,那该是多么美妙的景象啊!
释义
不羡故人探禹穴:不羡慕老朋友去探寻禹穴(古代传说中的治水圣地),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
短桡孤榜逐涟漪:驾着小船,独自在西湖的涟漪中追逐嬉戏,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享受自然之趣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游览西湖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诗中“不羡故人探禹穴”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也暗示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独钟,而“短桡孤榜逐涟漪”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驾着小船在西湖上追逐嬉戏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之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游览西湖之时,西湖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超脱和淡泊态度,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独特情怀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