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花冉冉青当户,竹色娟娟碧过篱。的解释

梦梦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图

藤花冉冉青当户,竹色娟娟碧过篱。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时。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裾。

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他生于晚唐,一生经历了晚唐至五代初期的社会动荡,但其人淡泊名利,闲居山林,以诗文自娱,司空图的诗歌多写山水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还是著名的诗论家,提出了“韵味说”,对后世诗歌理论有重要贡献。

译文

藤花轻柔地绽放,绿色的藤蔓缠绕在门边;竹子的颜色柔美,碧绿的竹叶越过篱笆,闲静的门扉朝向山路,深深的柳荫下是我读书的时光,白日里,清幽的光影映照四周,清辉洒落在我的衣裾上,这里的真意趣,想要说出来却已经忘记了言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藤花冉冉青当户,竹色娟娟碧过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藤花与竹子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颔联“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时”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状态,门扉朝向山路,柳树环绕,是读书的好时光,颈联“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裾”继续描绘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好,白日里清幽的光影映照四周,清辉洒落在诗人的衣裾上,尾联“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刻体会和难以言表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藤花、竹子、山路、柳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幽静雅致的环境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山居生活中,诗人还通过“闲门”、“深柳”、“读书”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尾联“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刻体会和难以言表的感受,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司空图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初期的社会动荡时期,但他本人淡泊名利,不愿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选择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过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深刻体会,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司空图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