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钱起
朅来人外慰栖迟,谷远山长万事遗。
朝看云起诸峰暗,暮见星稀万籁低。
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自相依。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松风听鸟啼。
(注:虽然“朅来人外慰栖迟,谷远山长万事遗”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钱起广为人知的某篇名作,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钱起的诗风和题材,虚构了这首《山居》诗,并围绕这两句进行创作和解析。)
作者简介
钱起(约722年-约780年),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其诗多送别酬赠之作,擅写五言律诗,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风格清丽雅秀,尤善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译文
远离尘嚣来到这人间之外寻求慰藉与栖息,山谷深远,山路漫长,世间万事皆已遗忘,清晨观看云雾缭绕,群山隐没于暗色之中;傍晚则见星辰稀疏,万籁俱寂,只余风声低吟,山野中的老人居住在无俗客打扰的村落,渔翁在傍晚时分独自垂钓,彼此相依,这其中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只得独自倚靠在松树旁,聆听鸟儿的啼鸣。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联“朅来人外慰栖迟,谷远山长万事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山野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悟和难以言传的意境之美。
赏析
本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谷远山长”、“朝看云起”、“暮见星稀”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诗人通过“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自相依”等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山野生活的质朴与和谐,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创作背景
虽然本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钱起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有关,钱起虽曾入仕为官,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遭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向往那种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本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和寄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