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全诗是什么?

小星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唐·左思

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

骅骝伏枥久,何时展足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以咏史诗著称。

朝代:西晋

作者简介

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其貌不扬,但才华横溢,早年曾以妹左棻的才名被召入洛阳,任秘书郎,由于出身和性格的原因,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一生郁郁不得志,左思的文学作品以咏史诗最为人称道,其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感情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荆山和氏璧在路边哭泣,优质的玉石(良璞)究竟是为谁而闪耀光芒?千里马(骅骝)长久地伏在槽枥之间,何时才能伸展四蹄自由奔跑?

释义

“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意指和氏璧(荆山之玉)在路边哭泣,暗示着珍贵的玉石(良璞)无人赏识,无法展现其真正的价值。“骅骝伏枥久,何时展足行”则比喻有才华的人长期被埋没,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赏析

这首诗是左思咏史诗中的佳作,通过和氏璧和千里马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埋没、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之情,诗中“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一句,以和氏璧的遭遇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而“骅骝伏枥久,何时展足行”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将诗人的悲愤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虽然左思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寒微,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通过对和氏璧和千里马的描绘,巧妙地隐喻了自己才华被埋没、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