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是相思处,远逐钟声放艇来。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特别提及句

如何最是相思处,远逐钟声放艇来。(注:此句为根据题意构想加入,原诗中并无此句,但为贴合题目要求,我们在此情境下构想其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整首诗译文,特别提及句为构想加入)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苍茫;山的轮廓,水的形态,又阔又长。

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

晴天时,风吹古木,好像阵阵雨声;夏夜里,月光照在沙滩上,犹如秋霜。

在这江楼上能否消除暑气?比您的茅舍要清凉许多。

如何最是相思之处?是那远远追随钟声,放舟而来的情景。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特别提及的“如何最是相思处,远逐钟声放艇来”一句,构想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听到钟声后,乘舟前往相会的浪漫情怀。

赏析

本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特别提及的构想之句,更是将诗人的相思之情与钟声、放艇等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情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楼远眺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正身处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心情较为闲适,他通过描绘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清凉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