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亦在闲中老,天地风光信有涯。的解释

春秋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奇峰亦在闲中老,天地风光信有涯。

水色山光无限好,功名利禄尽浮华。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禅意,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奇峻的山峰也在悠闲中渐渐老去,天地的风光确实是有边际的。

水色山光无限美好,而那些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尽是浮华。

释义

首句“奇峰亦在闲中老”描绘了山峰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变得沉稳、古老,同时也隐含了诗人自己心境的淡泊与宁静,次句“天地风光信有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并认为这些美景是有限的,值得人们去珍惜和欣赏,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水色山光的美好与功名利禄的虚无,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首句以“奇峰”和“闲中老”两个意象相结合,既表现了山峰的奇特与古老,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次句则直接赞美了天地的风光,认为这些美景是有限的,值得人们去珍惜,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水色山光的美好与功名利禄的虚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在山居期间,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感悟,他在山居期间,远离尘嚣,与山水为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也对世俗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禅意,他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