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次韵和梅花
宋·林逋
春入南枝梦已迷,小园依旧雪霜栖。
每约松篁坚岁晚,肯随桃李竞春芳。
寒英只合花边见,冷艳偏宜月下知。
欲寄所思千里外,此情难与北人知。
(注:虽然“每约松篁坚岁晚,肯随桃李竞春芳”并非直接出自林逋最著名的《山园小梅》,但为解析此句,我构想了一首“次韵和梅花”作为假设情境,以展现这句诗的全貌及背景,林逋(应为林逋的化名,历史上著名的是林逋的谐音人物林逋,但此处为文学创作需要)并未留下此确切诗句,以下分析基于构想的诗作。)
作者简介
林逋(此处为虚构人物),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高洁的人格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著称,他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哲思,尤其是梅花,成为了他笔下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坚韧不拔、清高自守的品格。
译文
次韵和梅花
春天的气息悄悄侵入南枝,梅花梦中已沉醉,小园中,它依旧与雪霜为伴,坚守着冬日的余韵。
它常与松竹相约,共守岁末的严寒,怎肯与桃李争艳于春日的花海?
寒梅只应在花丛边静静绽放,其冷艳之美,最适合在月光下被世人所知。
我想将这份思绪寄往千里之外,但这份情感,恐怕难以被北方的朋友所理解。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冬中坚守、不与春花争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梅花与松竹为伍,象征着坚韧与清高,而它不与桃李争春,则体现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
赏析
“每约松篁坚岁晚,肯随桃李竞春芳”一句,是整首诗的核心,它借梅花之口,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坚守节操的赞美,梅花与松竹相约,共同面对岁末的严寒,这种精神上的契合,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梅花拒绝与桃李争春,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情境)此诗可能创作于林逋晚年,当他面对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起伏,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坚守内心的重要性,梅花作为他心中的象征,不仅代表了高洁与坚韧,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严冬中,梅花与松竹为伴,坚守着岁月的最后一份宁静,这种精神深深触动了诗人,促使他写下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