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幽
唐·贾岛
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
岩壁数重横翠色,石门千仞锁烟霞。
白云出岫无心远,绿水绕村有意嘉。
此去逍遥天地外,不教名利绊生涯。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底,贾岛就聘于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到任不久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其最为著名的推敲故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美谈之一。
译文
向西寻找清幽之地,路途并不遥远,回首望向那红尘俗世,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岩壁重重,横亘着苍翠的色泽,石门高耸千仞,锁住了缭绕的烟霞,白云从山坳中悠然飘出,显得无心高远;绿水环绕着村庄流淌,仿佛有意增添美好,此次离去,我将逍遥于天地之外,不再让名利束缚我的一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远离红尘、寻觅清幽之地的情景,首联点明主题,说明西行寻幽的路程并不遥远,但回首往事,红尘中的种种纷扰却令人叹息,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岩壁、石门、白云、绿水等自然景色,展现了清幽之地的美丽与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名利束缚,追求逍遥自在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寻幽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红尘俗世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清幽之地的美景跃然纸上,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红尘与清幽进行对比,突出了清幽之地的美好与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这使他深感失望和沮丧,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远离红尘、寻觅清幽之地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红尘俗世的厌倦,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逍遥自在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