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友人
唐·贾岛
处己心虽白,逢君眼更青。
海天凭尺素,风月寄琴声。
一棹寒波远,孤帆暮雨轻。
相思何处寄,望断碧云程。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贾岛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裴度任命为随军,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四月十一日,在普州去世,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运坎坷,但他能把不平之气化为清峭孤冷的诗句,在诗艺上取得了很高成就,所著《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贾岛集》4卷传世。
译文
对待自己内心纯洁无瑕,遇见您时眼神更加清澈明亮。
隔着遥远的海天,我们凭借书信传递情谊;在风月之夜,我用琴声寄托思念。
一叶扁舟在寒冷的波光中渐行渐远,孤独的帆影在傍晚的细雨中轻轻摇曳。
我的相思之情该寄托于何处呢?只能望着那无边的碧云,期盼着与您重逢的日子。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无限思念,首联“处己心虽白,逢君眼更青”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洁和对友人的珍视;颔联“海天凭尺素,风月寄琴声”通过书信和琴声传递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一棹寒波远,孤帆暮雨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惆怅;尾联“相思何处寄,望断碧云程”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重逢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首联以“心白”和“眼青”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洁和对友人的珍视,颔联通过书信和琴声两个意象,巧妙地传递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情感,颈联以“寒波”和“暮雨”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惆怅,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尾联则以“相思何处寄”和“望断碧云程”两个问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重逢的心情,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在与某位友人分别后,他深感孤独与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赠友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苦吟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