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见春归不游赏,由来笔下有奇葩。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未游

唐·李中

怪见春归不游赏,由来笔下有奇葩。

谁人得似工夫处,独坐闲庭日又斜。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五言律诗,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细节已难以考证。

译文

奇怪为何春天归来我却未曾外出游赏,

原来是因为我的笔下已绽放出奇异之花。

又有谁能像我这样,在笔墨间倾注心血,

独自坐在庭院中,任凭夕阳西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投入,以及因沉浸于创作而忽略外界美景的心境,首句“怪见春归不游赏”以设问形式引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外出赏春的自嘲;次句“由来笔下有奇葩”则揭示了原因,即诗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笔下生花,创作出了美丽的诗篇,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专注于创作的状态,即便春日美景当前,也不为所动,独自在庭院中构思创作,直至日落。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却并未直接描绘春日的美景,而是从反面入手,通过诗人未游赏春景的行为,引出其专注于文学创作的主题,诗中“笔下有奇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笔下生花的文学才华,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执着,通过“独坐闲庭日又斜”的描绘,也表现了诗人沉浸于创作中的忘我境界,以及对外界喧嚣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心境有关,李中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在春日来临之际,当大多数人都在外出赏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诗人却选择了独自留在庭院中,沉浸在创作的世界中,这种选择既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也反映了其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淡然与超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无限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